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学校教学评估标准日益提升的大背景下,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关键任务。为切实响应学校评估要求,打造极具吸引力与实效性的思政“金课”,3月12日中午1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在1-402拉开“课堂教学人人过关”磨课活动(第一轮)的帷幕,开启了一场教学能力提升与教学理念碰撞的旅程。
马克思主义学院对此次磨课活动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学院领导班子迅速组建磨课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引领作用。领导小组深入研究、反复商讨,制定出一套详尽完备的工作方案。方案明确了活动推进的时间节点,让整个磨课进程有条不紊;细化了任务要求,使每位教师都清晰知晓自己的职责;确立了严格的考核标准,为教学质量提升提供有力保障,确保磨课工作能沿着正确方向稳步推进。
此次磨课活动覆盖了学院全体任课教师,采用 “个人备课—教研室研讨—学院集中打磨”层层递进的模式。这一模式为教师们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提升路径。个人备课阶段,教师们深入钻研教材,结合自身教学风格与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研室研讨环节,教师们积极分享教学思路,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在思维碰撞中激发灵感;学院集中打磨阶段,则汇聚各方智慧,对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度优化。教师们怀着对教育事业的崇高敬意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到磨课工作中,认真备课、积极研讨、反复打磨,只为呈现出高质量的思政课堂。
活动开场,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严建会发表重要讲话。他着重指出,磨课是学校教学评估的基本要求,是推动教学质量提升的必要手段。通过磨课,教师们能够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在相互学习中取长补短,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同时,磨课也是学院推进大练兵常态化的具体实践,是检验教师是否用心、用情开展教学的重要标准。为保证磨课活动的专业性和指导性,此次活动特别邀请了教学副院长王珊珊副教授,以及学院督导逯爽老师、马星老师,副教授李丹、屈修翠组成专家指导组,他们将在现场对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进行细致观摩与专业点评。
活动过程中,教师们各展风采。德法教研室韩振兴老师以《辛亥革命为何不可避免》展开说课和讲课。他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深入挖掘历史细节,通过丰富详实的史实讲解,将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社会矛盾等内容生动地呈现出来。让在场老师仿佛穿越时空,深刻理解到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不仅带来了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堂触动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激发了在场老师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随后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曹露露老师以《传统文化掀热潮、文化强国启新程》为题进行说课讲课。她敏锐地捕捉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潮这一社会热点,从多个维度展开深入分析。通过列举丰富的现实案例,展示了热潮的具体表现;深入剖析背后的经济、社会原因;并引导学生思考新时代大学生在这股热潮中的实践指向。整堂课内容丰富、逻辑严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坚定了文化自信,激发了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肩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的决心。
最后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杨芳老师围绕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第六个专题 “探寻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 中的第二节内容 ——“特朗普再次执政的影响” 进行说课讲课。她紧密结合当下国际形势,通过详实的数据、权威的资料和深入的分析,带领学生全面了解特朗普再度执政对经济全球化、国际秩序、地缘安全等方面带来的复杂影响。在活动展示中,杨芳老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呈现了一场生动且富有深度的时事政治课。
在教师展示结束后,督导专家们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点评。他们依次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多个维度,对每位教师的表现进行细致剖析。在教学设计方面,专家们指出教学环节的连贯性和创新性的重要性;在教学内容上,强调知识点的准确性、深度和广度;在教学方法上,鼓励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教学效果方面,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想的启发。专家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切中要害、精准实用,为教师们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路径。
此次“课堂教学人人过关”磨课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技能的打磨,更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为新的起点,持续发力,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努力打造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金课”。通过优质的思政教育,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强大精神动力,为高校思政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在新时代教育征程中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图文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核:李景阳 编辑:王紫菲 郝深静